App下載

如何進行數據驅動測試?katalon怎么實現?

猿友 2021-07-08 14:09:44 瀏覽數 (3852)
反饋

小編在之前分享了一篇關于 katalon 這個工具的文章,為了避免篇幅過長,同時為了將其與seleniumIDE最大的突出點更好的展現出來,小編決定另起一篇文章進行介紹。接下來這篇文章,小編就來介紹一下 katalon 數據驅動要怎么做吧!

什么是數據驅動測試

相信聰明的小伙伴看到這個詞大概也能猜出來什么是數據驅動測試了吧?簡單的來說,數據驅動測試是一種測試用例簡化的方法。比如說,原來登陸測試,工程師需要測試多個賬號,每個賬號算一個測試用例,這樣就會產生很多測試用例,而數據驅動測試的思想,就是將相同的邏輯步驟提取出來,使用變量替代用例中不同的參數(這樣的操作是不是有點像函數?)。然后將之前的不同的參數收集起來作為一個數據池,當需要執(zhí)行對應的測試用例的時候,只需要把對應的參數傳進去就可以了。

以一個簡單的登陸為例,登陸流程為,打開網頁->輸入賬號->輸入密碼->點擊登陸->登陸成功。假設我們需要測試十個賬號,那么就會出現十個測試用例,如果采用數據驅動測試的話,那就是一個測試用例+10組數據,在用例管理上就大大提高了效率。

katalon recorder 怎么做數據驅動測試

katalon界面

可以看到katalon最下方有一排的控制臺,其中我們只需要關注variable 和data driven這兩個窗口即可,數據驅動的相關功能都在這里進行控制。

第一步,錄制一個案例

我們簡單的錄制一個案例,具體流程如下:打開百度->輸入數據(這里我們輸入的數據為W3Cschool,另外在程序中這里被拆分成兩步,一步先點擊輸入框,第二步才是輸入數據)->點擊登陸。腳本錄制截圖如下:

腳本錄制

上面就是錄制的腳本,其實我們可以發(fā)現,紅框內部的指令,每個測試案例都會不一樣的(也就是我們要提取出來的數據)而紅框里面的綠框,是我們需要插入的數據值。

第二步,使用變量替代

我們可以看到上圖的綠框是固定值,但我們的目的是讓他變成參數,所以第二步是使用變量替代原有的value值。

設定變量

如上圖所示,我們將w3cschool 的值設為?${keyword}?。

第三步,使用循環(huán)腳本包圍重復執(zhí)行項。

在上述的腳本中插入循環(huán)腳本。在命令行前添加loadVars命令,在命令行后添加endLoadVars。

插入循環(huán)

第四步,添加數據池

在循環(huán)腳本的開始命令中的target添加數據池。

添加數據驅動

 關于數據池,更多內容在下一點介紹。

添加完數據驅動就可以執(zhí)行了。

如何做數據池

在上面流程的第四步中,需要導入一個數據池,這個數據池怎么做呢?首先,katalon 支持兩種方式的導入,一種是JSON的導入,一種是csv的導入,兩種數據池的制作首先要確定一件事:調用方希望獲取什么樣的數據。

以上述例子為例,我們命名了一個變量叫keyword(在腳本中使用?${keyword}?取出),所以我們的數據池的一個關鍵屬性是keyword。

在JSON中,數據采用鍵值對的方式存儲,所以每一條數據都要帶上keyword這個屬性名,所以對應的JSON應該是這樣的:

[
  {
    "keyword": "編程獅" 
  },
  {
   "keyword": "小行動"
  },
   {
   "keyword": "六項精進"
  }
]

在csv中(csv可以使用excel打開),只需要將第一行命名為keyword就可以了。

csv文件

 注意,請注意數據池的編碼字符集,不然可能會出現亂碼。

添加數據池

做完數據池后需要將其添加到data driven中。

添加數據池

在data driven面板上的右邊,可以添加CSV格式和JSON格式的數據池,點擊即可選擇做好的數據池添加。

添加完的數據池就可以在上述的第四步中使用了。

其他

在做完上述步驟后,可以看到當前代碼用到的變量值和其屬性,方便開發(fā)者進行代碼調試。

變量窗口

小結

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可以學會katalon的數據驅動測試。在成規(guī)模成體系的軟件測試過程中,數據驅動測試是相當重要的,小伙伴們要是想了解相關的內容知識,可以持續(xù)關注W3C技術頭條的后續(xù)內容。小編會持續(xù)進行介紹。


0 人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