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Cschool
恭喜您成為首批注冊用戶
獲得88經驗值獎勵
?len()
?方法返回一個對象的長度(元素個數),這里的對象可以是序列(如 string、bytes、tuple、list 或 range 等),也可以是集合(如 dictionary、set 或 frozen set 等)。
?len()
?方法語法:
len(seq)
#或者
len(set)
實際上,只要自定義的類實現了?
__len__()
?方法,就可以使用?len()
?來獲取這個對象的長度!
?__len__()
?是Python中的一個特殊方法,用于返回對象的長度或元素個數。
如果一個類表現得像一個list,要獲取有多少個元素,就得用?len()
?函數。 要讓 ?len()
? 函數工作正常,類必須提供一個特殊方法?__len__()
?,它返回元素的個數。
返回序列或者集合的長度(元素的個數)。
以下實例展示了?len()
?的使用方法:
#!/usr/bin/python
str = "W3CSchool example....wow!!!"
print("字符串長度: ", len(str))
list = ["w3cschool","編程獅","python"]
print("列表元素個數: ", len(str))
dict = {"w3cschool":"編程平臺","python":"Django"}
print("字典元素個數: ", len(dict))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如下:
字符串長度: 27
列表元素個數: 27
字典元素個數: 2
Copyright©2021 w3cschool編程獅|閩ICP備15016281號-3|閩公網安備3502030203392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73-0602-2364|舉報郵箱:jubao@eeedong.com
掃描二維碼
下載編程獅App
編程獅公眾號
聯系方式:
更多建議: